熊廷弼之死

熊廷弼之死
内容简介:

六神磊磊、刘勃、谌旭彬等重磅推荐!

塞上飞白,英雄末路;

还原辽东战争重压下,明帝国的生死棋局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【编辑推荐】

★一《熊廷弼之死》揭开晚明大将熊廷弼的传奇人生,照见大明朝暮年的苟延残喘。

他曾是万历皇帝最倚重的大臣之一,三入辽东,是努尔哈赤不得不佩服的对手,但一朝树倒猢狲散,惨死断头台。

他的人生如同大明朝暮年的缩影。曾经的“煌煌”大明,如今没兵、没粮、没钱,内有无休无止的党争、皇帝的怀疑猜忌,外有蒙古、女真的虎视眈眈。

是什么让熊廷弼落得如此下场?又是什么让大明朝走到这种境地?

熊廷弼之死能否为大明朝“续命”,又预示着这个王朝与一众文官武将怎样的结局?

★梳理明末党争的盘根错节,再现暗流汹涌的大明官场。

明末东林党、齐楚浙党、阉党等派系争端迭起,在李三才保举案、庚戌科场案、徐氏投水案和最后的辽东封疆案中,首辅叶向高、方从哲,东林党党魁顾宪成,权珰魏忠贤等人陆续登场,以熊廷弼为棋,搅起晚明官场重重旋涡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【内容简介】

熊廷弼,明末“辽东三杰”之一,“有胆知兵”,以严明称,但万历、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,“好谩骂,不为人下”,招致颇多非议。他一生三入辽东,终为党争所陷,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,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。

《熊廷弼之死》围绕熊廷弼之死,记录了熊廷弼最后十七年的人生,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。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剖析,书中一改熊廷弼过去相对单一化的传统形象,以公允持正的目光审视历史,深挖熊廷弼复杂、摇摆的政治生涯。作者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,刻画诸多细节,描摹出晚明众多历史人物丰满的形象,还原了大明危如累卵却无以自救的迟暮困局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【名家推荐】

《熊廷弼之死》聚焦在“熊廷弼之死”这一既热门又冷门的历史事件上,好像搭建了一个舞台,让相关历史人物络绎登场,互相角力,又殊途同归地走向破灭的命运。书中剖析人物行为动机时力求贴近人情,对主人公熊廷弼既有客观分析,又饱含感情,视角较为恢弘,细节也丰富,是一本很有价值且好读的明史读物。

——六神磊磊(知名自媒体人、作家)

开篇砍头不落只好以刀为锯慢慢截断的场景,仿佛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命运缩影。

——刘勃(作家、编剧)

熊廷弼再如何惊才绝艳也救不了明帝国。但熊廷弼之死,恰是观察明帝国无可救药的制度病的极佳切入点。

——谌旭彬(作家、资深历史编辑)


唐元鹏 著

资深媒体人、文化学者,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。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、《南方都市报》,曾担任《新周刊》编辑总监、副主编兼新媒体CEO。深耕大众历史写作,在《南方人物周刊》《文史博览》《新周刊》等媒体发表《一场民族的困守:衡阳保卫战最后48小时》《1914众生相》等文章。

作者简介:
下载地址:
下载熊廷弼之死
标签: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dushupai.com:80/book-content-34142.html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最新评论: 更多
  • 山治菌不叨叨
    2023-08-14
    读《南明史》每每被南明各位大佬之间各种内耗、腐败等等气的不行。再看这本,大明风气就这样,早就是死局了
  • 湾仔王二
    2023-08-12
    3.5⭐️。熊廷弼是江夏人,还是个老乡。晚明的历史看得人揪心添堵,皇权与儒臣的博弈,官吏党争,内官擅权。努尔哈赤起兵后反而成了房间里的大象,每个人都在借题发挥。晚明就很混乱了,南明小朝廷更是可笑,四处逃窜还要内斗。从万历朝末年,1618 年辽东就开始打仗,又经历了泰昌,天启,崇祯三个皇帝,到了1644 年才由李自成攻破北京。中间风雨飘摇 26 年,也让人唏嘘。反面一想,对皇帝来说,边疆打仗可能确实不好受,但好像真不太影响自己享受坐江山的。对比明初皇帝皇权集中,高压统治,废除宰相,到后期皇帝统治越来越弱,只能跟大臣斗争取乐,不得不说早期多风光,晚期多狼狈。书里说的给辽东运粮最好走水运,在战争节骨眼了,还有人因为利益问题,宁愿陆运,而不是齐心解决问题,挺唏嘘的。
  • 青椒未熟
    2023-08-12
    熊廷弼为何而死:是死于年少困顿养成的“大炮”性格?死于性格在经抚相争的偏执?死于晚明国力微弱与坚守渐逼策略的无奈?死于波谲云诡的党政风云?死于皇权绝对意志的悲剧?——作者透过熊廷弼的年少成长、官海浮沉、锒铛入狱至最终未得善终将人的成长、命运融在国运党争。而老熊实则是位实干忠国的肱骨之臣,其潜心治理、三方战略为孙承宗、袁崇焕的盖世之功奠定基石。PS:作者史料功底深厚,对对天启的描述评价值得重品。
猜你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