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好,你好

我好,你好
内容简介:

人际沟通分析(Transactional Analysis,TA)是一种心理人格理论,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一种方法。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"我好-你好"。"我好"的意思是,仅仅因为我出生于这个世界,我就有权利拥有我的生命及我可能在生活中获得的幸福。"你好"的意思是,我知道其他任何人拥有与我同样的权利。因此,我好,你也好。

但是,年幼无助的孩子需要依赖父母的关心和照顾,总是感到自己比父母卑微,因此最初必定会形成"我不好-你好"的心理地位,继而可能发展为"我不好-你不好"和"我好-你不好"的心理地位。这样的负面态度将伴随孩子一生,影响他们自己的感受以及与他人的关系。

认为自己和他人皆处于"好"的心理地位(即"我好-你好"),是个体通往幸福、满足以及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。在《我好,你好》中,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·A. 哈里斯向世界宣告: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,并且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,都可以实现一种真正的"我好-你好"的态度。同时,他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,结合众多人际互动案例,帮助我们真正了解自己、开启潜能、改变人生。

《我好,你好》于1969年首度出版,从那时起就广为流传。作为一部大众心理学的经典之作,《我好,你好》通俗易懂、见解深刻,因此打破了畅销纪录--迄今为止已经销售1500万册。

作者简介:
下载地址:
下载我好,你好
标签: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dushupai.com/book-content-61085.html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最新评论: 更多
  • 陌间采桑卿尚小
    2021-12-23
    相比而言,“成人”透过以下的方法决定人的价值:我是一个人,你也是一个人。如果没有你,我就不能成为一个人。因为有了你,语言才变为可能;因为有了语言,思想才变为可能;因为有了思想,人性才变为可能。你使我变得重要,因此,你很重要,我也很重要。如果我贬低你,实际上我也在贬低我自己。这就是“我好—你好”心理地位的理论基础。正是这种心理地位的存在,我们才成为人,而不是物品。这种心理地位要求我们要对别人负责,也为别人负责,这种责任感是对全体人类的终极要求。由此,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:不要自相残杀。
  • 柒月雪野
    2021-10-31
    前部分讲解理论,以及父母子女、夫妻之间的应用比较实用,后期叙述过于冗长。
  • cucu
    2021-12-15
    TA必读。2021年8月
最新书摘: 更多
  • May
    2023-12-17
    “我好--你好”是第四种心理地位,是我们的希望所在,它与前三种心理地位有着本质的不同。前三种心理地位是无意识的,在生命早期已经形成。“我不好--你好”最早形成,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持有该心理地位。对那些特别不幸的孩子,他们可能形成第二种和第三种心理地位。到三岁时,每个人都已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地位。为了理解生命的意义,决定心理地位可能是婴儿“成人”的主要功能之一。通过心理地位,婴儿能够对混乱的情感和外部刺激做出预测性的评估。该功能的信息源于“父母”和“儿童”,它们建立在情感和印象的基础上,未受外界的影响和改变。
  • May
    2023-12-17
    持有“我好--你不好”心理地位的人,深受安抚剥夺之苦。安抚和安抚者都是好的,但既然这世上没有“好人”,那么何来“好的安抚”呢?这样的人需要一群唯命是从的人来恭维和安抚他,但在他的内心深处,深知这些安抚不真实,因为他首先需要自我安抚。那些人越恭维他,在他看来越低贱,直至某一天他将他们全部抛弃,再找另外一群恭维者。“过来,我就给你”,这是老一套,但每次总以此开始。
  • May
    2023-12-17
    但是,一旦一种心理地位得以建立,儿童的所有经验都有选择地被用于解释和支持该心理地位。如果一个人认为“你不好”,他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如此,会拒绝别人的安抚,即使别人是真心实意。最初的结论已根深蒂固,不可动摇,因此新的经验很难打破它。这就是心理地位的本质--具有决定性。而且,持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,已经停止使用“成人”分析与他人的关系,因此即使在治疗中也很难触及他们的“成人”,尤其当治疗者也被患者放到“你不好”之列时。
猜你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