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碎的生活

破碎的生活
内容简介:
理想国译丛 54
作者简介:
康拉德·H. 雅劳施(Konrad H. Jarausch),美籍德裔德国的文化民主化。已出版专著或编著五十余本,其中《走出灰烬》获2016年欧洲学院布罗尼斯瓦夫·盖雷梅克奖、美国出版协会欧洲与世界历史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提名。
下载地址:
下载破碎的生活
标签: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dushupai.com:80/book-content-11864.html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最新评论: 更多
  • chestnut炸号了
    2022-03-10
    包括了备战,学生、男性与女性视角,以及战后的德国人经历,日记和个人信件资料采集得很扎实
  • creepsuesue
    2022-03-11
   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孩子:父母目睹一战童年——魏玛共和国(纳粹独裁统治)少年——第三帝国之初(对希特勒的统治表明立场)即将成年——二战期间服兵役或文职跨入成年——联邦德国/民主德国
  • ૮ . ̫ . ა
    2022-03-11
    “记忆将我们联系在一起,记忆将我们分开”
最新书摘: 更多
  • 織 島
    2022-02-14
    通过坚持一系列共同的仪式,纳粹强制实现了全体支持第三帝国的表象。在日常用语中,人们被要求用“希特勒万岁”(Heil Hitler)替代像“日安”这样无害的致意,以表现出对新政权的支持。批评者只能含糊地抱怨,他们将两种致意一并使用,或者挥动而非伸出手臂。在特别的日子里,每个家庭还被强迫将万字旗挂出窗外,把他们的政治认同公之于众。像舍夫斯基家这样不情愿的人无法完的全逃避这种可的仪式,只挂出尽可能小的旗帜。类似地,街区管理员还会进行检查,确保每家每户都订阅了党报《人民观察家报》( Volkischer Beobachter),以便了解官方立场。不过,他们无法阻止人们用旧报纸当厕纸。一些青少年讨厌父母的不情愿,另一些当则学会了如何表现出服从的态度。
  • Arpegius
    2023-12-06
    “如果没有翻译,”批评家乔治·斯坦纳(George Steiner)曾写道,“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、言语不通的省份。”而作家安东尼·伯吉斯(Anthony Burgess)回应说:“翻译不仅仅是言词之事,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。”
  • 奥蒂安斯
    2022-10-18
    乌布利希为人谦虚,声称要建立一个“社会主义人类共同体”,以表明“民主德国的共同生活和工作具备一种历史上新的政治—道德和知识—文化特质”。
猜你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