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生命的名义:弗洛姆谈话录

以生命的名义:弗洛姆谈话录
内容简介:
心理学家艾里希•弗洛姆在七十岁时,应德语作家汉斯•于尔根•舒尔茨的邀请,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。这些对谈一部分是在弗洛姆位于瑞士洛迦诺的公寓里录制,一部分在苏黎世广播电台的现场录制。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。艾里希•弗洛姆围绕“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”“梦是全人类的语言”“人是谁?”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此时,古稀之年的弗洛姆已完成了十二部著作,而通过广播这种媒介,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自己的思考,这还是第一次。弗洛姆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和即兴思考,生动又新颖地阐述了他一生从事研究的精神领域,对其心理学著作构成了必要的阐释和有趣的补充。
作者简介:
艾里希•弗洛姆(Erich Fromm,1900-1980),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、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。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,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,是“法兰克福学派”重要成员。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,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、墨西哥国立大学、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。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。
下载地址:
下载以生命的名义:弗洛姆谈话录
标签: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dushupai.com:80/book-content-63559.html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最新评论: 更多
  • Das Ding
    2023-11-05
    马克思的思想是一种没有上帝的“宗教”。
  • twopersons
    2023-11-20
    值得留意的是,如何用大白话写出理论知识,又深得人心。书名说是谈话录,只有最后收录了对谈,主要还是集中在弗洛姆直接对话读者。好的文学就是这样轻松的对谈,但要受得起就要发挥自己的思考。他谈到:消极的人永远是婴儿。想到现在的巨婴论。他说巴浦洛夫做个一个圆形和椭圆形太相近的实验,让狗无法辨别,导致恐惧焦虑。人在矛盾之下来回思索会消耗巨大的精力,严重的时候生病,指生理和心理都有可能。他也说,穷人是富人表演时的配角。这里没有贬低穷人的意思,有趣的是弗洛姆公开承认他喜欢马克思,看来马克思的书也可以值得一看。当年学习得太单一枯燥,导致对于这种政治论毫无好感,错失一些好书。书里一贯对人的定义有着作者自己的特色想法,人不是一件东西,是不断发展的生命体。人要去体验,而不是去拥有存在。谢谢他缓解我的丁克焦虑。
  • 一茶安
    2023-11-07
    对一些当下的问题给出了解答,印象很深的是对”恋尸癖“的解读,当下是个恋尸癖越来越多的时代,可能因为活人比尸体更恐怖吧。
最新书摘: 更多
  • Einspänner
    2021-07-20
    决不能说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潜有是虐狂的本性,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。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人的品格。我所指的品格决定了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,是人用来取代动物本能在他头脑中所遗残迹的东西。我们必须学会认识一个人的品格,这样才能分清什么是他真正的东西,什么只是表面的现象;弄清楚究竟什么事他整个行为的动机,而不是只看到他喜欢孩子,喜欢小动物,就对他的善良深信不疑。
  • Einspänner
    2021-07-20
    所谓人的侵略性,可以清楚地区分为两类:第一类是与动物相同的滋味本能,第二类是人独自具有的、一种人为的残忍和对生活本身的仇视。……人的第一类,即生理性的侵略性和动物的相一致。这是由他(它)们共同的圣经生理结构所决定的。但是,人的自卫反应,或称之为侵略性,比动物的更加强烈,原因有三:第一,动物只对眼前的威胁做出反应,而人则是凭借自己的头脑对未来做出预测。第二,人容易接受另外一些人的看法和宣传。第三,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,有自己的价值观、理想、宗教等等。人的第二类侵略性是非生理的、为人所独有的。它不是对威胁所做出的反应,而是人的品格所决定的。它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,我在这里只想指出一些现象。……“性施虐狂”,指一种只有在虐待和殴打异性时才会激起性欲的人,也可以指一种渴望对他人造成肉体伤害的人……实质就是要完全控制一个有生命的对象……“冷施虐狂”,同前者本质相同,也是要完全控制一个人,能够塑造它,像陶工塑造泥胎一样。还有一种经常发生在母亲、老板等人身上的情况……虽然看起来都是出于“好意”,是为了对象的利益,而有时也确实如此……对象仍然是受害者,因为他们有时服从的结果虽然得到了某些利益,但却失去了自由和自主力,他们的灵魂受到了伤害。
  • Einspänner
    2021-07-20
    这样的部落才是真正富足的社会——并不仅是因为他们富有,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得到更多。他们认为自己有的,已能满足过一种安全和幸福生活的需要。
猜你喜欢: